<acronym id="ciuey"><div id="ciuey"></div></acronym>
<rt id="ciuey"><small id="ciuey"></small></rt><rt id="ciuey"></rt>
<acronym id="ciuey"><center id="ciuey"></center></acronym>

2018全球新能源汽車時局展望:造車新勢力及零部件動態

發布日期:2021-09-07 12:00:36

2017年是造車新勢力發展引人注目的一年。無論是成功舉辦發布會的蔚來、威馬等品牌,或是因資金鏈斷裂巨額負債的樂視等都引起了世人從未有過的極大關心。當然還有小鵬汽車在鄭州下線等。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2018年或許將是決定其發展的關鍵年。標志性的事件將是蔚來等新勢力產品究竟能否在今年面市,且是否經得住市場的考驗。 

為了追求風險最小化,或稱化解風險,今年新勢力將繼續尋求與傳統車企的合作。這在2017年已初露端倪。比較典型的是蔚來與江淮、威馬與海馬,接近年底的時候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獲得廣汽董事會批準等都是重大標志。 

今年可能還將淘汰一部分新勢力,正如2017年的所謂顛覆者樂視、博泰、游俠的結局一樣。但同時象在CES展會上發布的拜騰和新特又是新的"生命"誕生。 

如果說上面所提的合作還基本上是在制造層面上,那么或許另外一部分致力于自動駕駛的科創企業BAT對汽車行業的滲透更值得令人關注。 

阿里與上汽合資組建的斑馬汽車成功打造的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RX5、iRX5已經轟動了市場。之后,斑馬又與雪鐵龍合作,今年將推出搭載Alios系統的互聯網汽車。另外Alios還將搭載在福特旗下,包括林肯在內的車型。 

百度Apollo車載系統已與威馬等13家中外車企合作,并與一汽、現代等18款旗艦車型深度融合,2018年將實現量產。在今年舉辦的CES展會上,百度更推出了"Apoll 2.0"平臺,支持其在今年量產的無人駕駛微循環巴士阿波龍,在園區、景區、機場、無人駕駛實驗區等限制區城實現L4自動駕駛。 

騰訊發布了Alin Car系統,實現了人的交互與用車場景識別。目前該系統已落實到廣汽車型,并發布了iSpace智能聯電動概念車。另外的合作車企還包括長安、吉利、比亞迪、柳汽等。預計今年有些合作項目能夠上市。 

新年伊始,國家發改委組織起草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到2020年我國智能汽車的新車占比將達50%。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覆蓋率達90%。北斗星高精度時空服務實現全覆蓋。這個要求的提出將給包括造車新勢力在內的所有汽車企業以巨大的壓力。當然,這個50%的比例包括了低級別的智能網聯輔助駕駛,甚至包括了內燃機汽車也配置了這些裝置??傊?,2018年將是重要時間結點。 

據普華永道思略特發布的《2017年數字化汽車報告》預測,到2030年的市場估值將達2.2萬億美元。 

如果研究一下蔚來汽車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合作方,可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即一批中國新興的但也是陌生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正在"彎道"上努力前行著。在蔚來的配套零部件花名冊中,許多傳統汽車零部件仍由跨國公司供應。但更多的自主民營企業不但在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領域中把持著難以撼動的地位。另外,還在輕量化底盤、碳纖維結構件、換電站、導航系統和車聯網、智能駕駛艙領域也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這種趨勢在今年還將隨著造車新勢力的成長而繼續發展。在是屆CES展會上,中國展商數量將近占40%,在汽車類中絕大部分又是零部件供應商。

但與此同時,在創新汽車零部件領域中也有一股合資潮正在涌動。比如采埃孚宣布于北汽集團子公司海納川籌備成立電動車汽車部件合資系統等等。因此2018與今后的新能源智能汽車零部件配套市場競爭將形成自主與外資、新型與傳統,互相滲透合資合作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加錯綜復雜的多元化態勢。 

?
免费男人下部进女人下部视频